“你移了么?”不知何时起,移民成了餐桌和聚会上无法回避的话题,声浪逐天。
新世纪第一个二十年,中国经济高歌猛进,成就了迅速壮大的富人阶层,但社会的不安全感、群体对钱权的狂热追逐以及教育体制的严重失败,让此时的他国,似乎成为逃离的最好方向。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中国外海侨胞的数量已超过4500万,绝对数量稳居世界第一。如今,对于几乎所有一线城市中产阶级而言,一个集体感受是,每个人身边都有起码一个朋友正在或已经办理了移民。
著名导演贾樟柯曾发微博表示:“昨天聚会才知道,在座的十几个朋友除我之外,都办了或正在办移民手续,这让我非常震撼。”这条微博引发诸多网友转发与评论,部分网友调侃说:“贾导新片好题材,片名可参考《中国合伙人》,易一字即可:《中国散伙人》。”还有不少网友感慨说:“贫贱不能移啊!”
有多少人正在办移民?
据招商银行发布的《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近70%接受调研的千万富翁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而亿万富翁(可投资资产规模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中,约37%已经完成了投资移民。而据日本《产经新闻》此前报道,中国富豪们的资金与欧美银行的资金一起“像能预知大地震的动物一般”逃离中国。
越来越多的人,以奋斗的名义,以未来的名义,选择了移民。原本应该是一个社会支柱的财富和知识精英,纷纷选择远走他乡。他们带走的,不仅有他们自身数十年发展所累积的智识和财富,更严重地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带走了这个社会的灵魂,带走了那种激励个体奋发向上并努力改造社会的精神。
面对富豪的迁移,我们不要把爱国联系在一起,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为何,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富豪,不愿居住在中国。
有超过58%的投资移民表示:子女教育是他们移民的首要原因。相比德国,国内的孩子整天在重复做一些他并不感兴趣的计算题,整天处于压抑中。一味地学习,从小在各种辅导班和学习作业的压迫下,孩子已经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可贵的创造力。
在德国最常见的画面是这样:
清晨,你闻着草香和孩子们散步去学校;在放学的路上看他们在草坪上喂鸽子;在车库里搭个工具房;看老公教孩子们做木工;在后院的老树上搭个树屋,给孩子们一个做梦的地方;晚饭后陪孩子在露台上聊天看星星;周末跟着老公带孩子开车去旅行看世界。
但国内最常见的画面是这样:
半夜,你还在忙于工作,回到家孩子和太太都睡了,周末难得在家,你还在工作,给孩子放了一个pad或者电脑,一部动画片打发他们的一天;假如孩子大了,可能每天他们学习到深夜,比你们下班还晚,周末在各种补习班,各种培训班。
正是如此残酷的自然、教育和人文环境等现实问题让大部分国内父母无法淡定。
他们希望移民后,自己的孩子可以去探寻到内心的自由,而不是急功近利,中国的教育体制缺乏人性化的考虑,现在很多老师都在课外办学习班,提前讲后面的课;
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国内教育亚文化的影响下,过早学会察言观色,说一些违心的场面话;
他们希望这一代人在社会大环境下无法改变的悲哀,不要再延续到孩子身上。
环境优美,远离污染
在国内,雾霾之毒、食品之殇,无处可躲。孩子们像困兽般被关在家里,出门玩个滑板车,都要提前看看天气预报。孩子们玩耍的空间已经被无限地压缩,从小被畸形地陷入高压的学习氛围,没处能玩,想消耗孩子们无限旺盛的精力就只能读书了。不管孩子喜不喜欢,不管有用没用、钢琴、绘画……只要能占时间和陶冶情操就好。
而在德国,优美的环境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极佳的学习氛围,高包容度的社会也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的兴趣爱好。
快乐教育,解放天性
父母们都想为孩子找一所愉快教育的学校,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填鸭式的教育会破坏孩子天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更成为学校和老师追求排名和声望的牺牲品。教育需要遵循孩子内在的成长速度,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德国学校在孩子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中,更注重对于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德国式教育更倾向于把孩子教育成感情丰富、能够学会真实表达的个人,而并非一味强调某些功课的应试成绩,这种不那么急功近利的教育,更容易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德国小学的普通画面:
▲孩子在学校里无论成绩好坏,都会得到老师相同的关注和尊重;
▲学校给孩子充分的体育活动;
▲学习任务轻松,让孩子放学后,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发展个性;
▲老师放下身段,平等地对待孩子,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即便这种方法比直接传授慢好多也不介意。
但这个标准在国内是很难实现的,所谓的名校、精英学校说到底与成绩和升学率紧密挂钩的,孩子在校的压力不言而喻。
多元发展,福利全面
在国外,除了学业以外,老师们非常注重孩子的性格培养、体育能力以及其他各种生活体验。老师总在创造各种让孩子锻炼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机会,甚至在教育局对学校考评上的比重都很大。国外的学校还会组建各类文体活动部,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种类繁多的创意活动,比如海边活动、马拉松、甚至做蛋糕……
即便一个孩子想终生读书,在德国也是没问题的。因为在德国,从小学到公立大学都是免费教育,即便一个孩子读到博士,他还可以领取不低于正常工薪阶层的薪资,也就是说他即使是依靠读书深造,都能养活自己。
因材施教,鼓励自信
德国的学校基本不会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有各自的特色的,根本不可以设定一个维度(比如成绩)去比较。唯一能比较的,是孩子的过去和现在,也就是自身的进步。即使初到德国的孩子语言较弱,成绩不佳,但依旧会得到老师的表扬。
孩子得到了鼓励,会越来越自信,学习热情也被激发了出来。这时老师会说:“你来的时候一句德语不会,这么短的时间居然可以拼写出那么多单词了,实在是太优秀了!”事实上,这些进步是因为相应等级的阅读和适合的书籍的功劳。
舍近求远,自我提升
所谓“舍近求远”,是虽然告诉孩子一个真理只需要10分钟,但老师宁愿花1个小时,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这个真理。
他们认为,孩子发现真理的学习过程比真理本身更重要。而这和国内追求结果、追求立竿见影的教育思路截然相反。
人文环境,社会平等
不知何时开始,“三六九等”的概念都深深地植入了我们的价值观中,金字塔顶端对底端的歧视其实无处不在,这也是人人都要着急往上走的原因之一。而在国外,孩子将来即便不去名校,喜欢做一名理发师、厨师或水电工,同样可以在社会上占有相对公平的一席之地,得到应有的尊重。
根据德国统计部门的计算,全德有60%的孩子没有进入普通大学深造,而是进入了技工培训学校和职业技术大学学习。这里有非常关键的一点:技校出来的毕业生的待遇不会比名校出来的待遇低,而且不会有歧视性的用工制度。
因此,孩子们不需要上很好的大学也能找到不错的工作,获得很好的收入,这正是德国拥有全球顶级职业教育的根源。
国内外的生活、教育和价值理念都不相同,当人们越多打开自己的视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发现原来自己孩子成长环境的差异会有那么大。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自己熟悉的土地和生活的圈子而举家搬迁。
如果非要给移民找个理由找个借口,“那么我希望将来有权利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而不会被国内传统的名利导向的社会价值观歧视”,一位移民到德国的母亲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