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国内网络上关于“微信家长群”的话题颇为火热——老师因对学生点名批评导致家长不满、家长因开“豪车”送孩子上学结果被其他家长“踢出群”等,大大小小的事件层出不穷,而这些都是如今中国家长“教育焦虑”的不同表现形态。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焦虑不仅体现在微信群里,还出现在家长会、课外班等许多环节。国外的家长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焦虑感?跟着小编一起一探究竟!
①英国:学习是私人问题
在英国,家长之间联络最频繁的方式,也是通过社交网络。新学年开始,总会有热心的家长张罗起来,在脸书等社交媒体上组建起家长群。
不过,英国的家长群主要是对于学校的各种安排互通有无。总有一些家长不记得“下周几应为孩子准备慈善组织捐款”,或是“暑假之后哪天返校”等。低年级的家长群还经常为“Jack今天把Henry的校服外套穿回家了,有谁见到Jack的外套了吗”“我家孩子的两双舞鞋尺码小了,有人需要吗”这类话题讨论半天。
英国家长不在群里谈学习,是一种社会传统习惯。
在他们看来,如何学习,看哪些书,是很私人的话题,没有必要和外人过多分享。也正因此,英国学校的家长会从来都不是全班学生家长齐聚一个下午的“大会”。
在新学期开始后的一个月,家长便会接到家长会通知,选择见面的时间段,先到先得。英国家长普遍都会早到10分钟左右,在等候时,他们可以拿到孩子上学期的各项作业记录,看看老师的批注。
曾有华人家长询问班主任“是不是要购买课堂上讲授的书籍”,老师连连摆手,说大可不必,认为孩子完全可以在课后读其他的书。况且英国书籍售价不便宜,课上讲授就足够了。
当然,英国一些家长也同样看重为孩子安排课后班,不过一般都是外语、体操或是艺术教育方面的兴趣班,与学校课程没有直接联系。一些特殊技能可以作为未来升级入学的加分依据。
其中就有一位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原本的课后班是足球,但因了解到橄榄球可以作为体育加分技能,就帮孩子选择了橄榄球。不过,这位家长仍然跟5岁的孩子认真对话了很久,确认孩子真有兴趣才报名,并表示如果不想继续学就停止。
②韩国:禁止家长建群
韩国学生的学习竞争与中国非常相似,各年龄段的升学考试也有一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不过在韩国,老师与家长建立社交聊天群并不常见。不仅如此,很多韩国学校甚至禁止家长之间建群,其原因有二。
那么韩国老师和家长是如何沟通?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都不会公开老师个人的联系方式,想与老师联系需通过学校沟通。如果老师有消息传递给家长,也不会直接致电联系,会通过专门的学校软件发布公告。
此外,中国家长所熟知的集体家长会,在韩国也几乎看不到,韩国的家长会更多是以一对一面谈或者电话商谈的形式进行。
虽然少了家长群的压力,但是韩国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相比于中国家长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韩国学校教育比较注重能力的全面培养,想要进重点大学,光靠学校是不够的。
韩国学生白天在公立学校上学,放学后到各类私人教育机构学习,常常深夜11点才从辅导班回家。这也导致学生越来越忽视学校上课的作用,因为他们在课外班就已经提前学完一学期的课程,“实在是本末倒置”。
当然,也有韩国的家长表示充分理解中国家长对教育的竞争和焦虑心理。他认为,家长真正应“竞争”的是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做一名合格的父母。
③美国:种族因素带来的焦虑
美国的教育环境更加复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方式都有不小的差异。在美国加州生活超过15年的一位华人家长就认为,当地华人在子女教育上也存在着明显焦虑,只是与国内家长焦虑的领域有所不同。
“国内家长最忧虑孩子的成绩,我们最忧虑是孩子的综合能力,因为华人孩子一般成绩都不差。如何让他们学习中文,在两种文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是华人父母平时沟通交流的重点。”
特别是谈到哈佛大学最近因“种族歧视”被亚裔家长集体起诉的新闻,这也是华人家长一大忧虑。“我们能把孩子培养得非常优秀,但通往名校的大门有时却选择性对华人关闭,我们对此都很气愤。”在申请大学时,家长也会在群里请教各所学校的申请“秘籍”,这能增加被不同名校录取的机率,弥补一些因为“种族”因素而失去的机会。
种族因素导致的焦虑是不少美国华人的共同感受,也正因如此,华人家长才需要格外将孩子培养得比其他人优秀得多才行。
在家长交流方面,一些美国家长会带孩子参加当地教会活动,他们会在孩子上唱诗班、圣经课时交流教育心得,华人家长则会组建社交媒体群。“我们教会专门有个子女教育交流群,有些家长会定期分享加州升学的最新情况和经验,比如哪个补习班靠谱,或是哪个音乐课请了华人教师会有不错的性价比等等。”
看来为了子女的教育,全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操心啊!
当前,很多中国家庭都选择出国留学,美国和加拿大都是首选目的国!但留学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因为这不仅关乎于子女教育,更牵扯到一个家庭的全球资产配置与身份国际化。
给子女换一个跑道,办个身份,不仅在美国加拿大名校录取方面具备优势,更可以在就业方面规避“不公平”的现象,享受“永久居民身份”带来的隐形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