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的《小欢喜》迎来了大结局。剧中三个孩子最终都考上了大学,磊儿虽然无缘物理系但人好歹上的也是清华,让海清操碎心的“大宝贝”方一凡考上了南艺,沙溢“呆地”的宝贝女儿英砸考上了南大,季杨杨选择出国读书。

这样的圆满结局也总算是不枉费这三对父母对孩子付出的心血,而剧中父母的为孩子所做的一切也让“养娃成本”喜提热搜。

养娃到底有多贵?打打算盘两行泪!

众所周知,孩子的学名“行走的碎钞机”,坊间流传“每多生一个孩子就多消灭一个百万富翁。”大体上来说,在中国养大一个孩子要花50到150万。在一二线城市,养娃的开销就更大了,直接翻倍。

不仅中国养孩子压力山大,澳洲人在养孩子这件事上也是时常感受到囊中羞涩。有人粗略算了下在澳洲要把孩子养到大学毕业大概需要45万澳币左右。

如果要送孩子读私立学校的话,那花费就要在这基础上乘以2或者3了。按照目前的汇率1:4.7来看的话,差不多要250万人民币。果然,不管在哪儿,孩子的烧钱能力都是标配,全球统一。但是不同的是,澳洲政府可是会给你家宝宝发钱的政府。

1.美英澳加中,澳洲育儿成本最低

调查报告显示,以每个家庭抚养2个孩子为标准,从孩子出生到18周岁为止,考虑到不同家庭收入情况,澳洲每个家庭养育2个孩子的平均花费为29.76万澳币(约等于148.8万人民币)。

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孩子的育儿成本约75万人民币。

从下方的图表可以看出,在美国(约31万澳币)、英国(约42万澳币)、澳洲(约30万澳币)、加拿大(约34万澳币)四大国家中,澳洲为育儿成本最低的国家。

从左到右:德国·新西兰·澳洲·美国·加拿大·英国

2.一年收入可覆盖孩子18岁前所有花费

根据澳洲统计局数据,澳洲全国人均收入为1586.2澳币/周,即每年8万澳币,一个家庭夫妻总收入每年约16万澳币(约80万人民币)。这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差不多一年的收入就能覆盖掉一个孩子18岁之前的所有花费!

所以,对于澳洲人来说,养育子女并不会让他们感受到多大的经济压力,育儿花费仅占家庭支出中很少一点比例。

澳洲统计局官网数据

3.澳洲育儿福利,细致到你想不到

与中国父母相比,澳洲父母有一个“大靠山”,就是来自政府的各种福利补贴!众所周知,澳洲是一个福利大国,福利贯穿人的一生,从出生到养老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福利政策为每一个人提供保障,育儿福利就很有代表性。主要包括:

家庭税务福利政策(分成A类及B类):

家庭税务福利A(FamilyTaxBenefitPartA):只要有孩子,即发放该补助。发放额度和家庭的总收入有关。基本补贴是每个孩子每两周获得58.66澳元,具体福利标准如下:

家庭税务福利B(FamilyTaxBenefitPartB):只要有孩子,即发放该补助。发放额度和父母中低收入那方的收入有关。这项福利是对父母中,一方工作、一方不工作而在家带小孩的家庭进行补贴。具体福利标准如下:

托儿补助金:

自2018年7月2日起,澳洲政府将原来的托儿福利金及托儿费用补助变更为了托儿补助金。

领取托儿补助金的要求是,家长必须工作、学习和找工作,或者在两周内至少做8小时的志愿者,才能获得这项新的补贴。具体补贴如下:

·年收入低于65710澳元的家庭:补贴率85%;

·年收入为170710-250000澳元的家庭:补贴率50%;

·年收入350000澳元以上的家庭:不会获得任何补贴。

租房补贴:

对于租房的家庭来说,只要有了孩子,就可以享受到租房补贴,该补贴的最高额度为每周70澳币,每两周发放一次。具体发放的金额,会根据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及租金进行核算。

带薪产假/新生儿津贴:

在澳洲生孩子,可以选择带薪产假,也可以选择新生儿津贴,但是二者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不能同时享受。

疫苗津贴:

在澳洲每个新生儿都会有一个蓝本,记录着孩子0-9岁的成长过程,包括体重、身高、疫苗注射等信息。其中如果能在0-5岁就将所有疫苗按期注射完,便能领取到258澳币的津贴。

父亲或伴侣福利:

父亲因照顾孩子申请的无薪假期,可以获得每周657澳元(税前)、最高两周的补助工资发放。

中小学福利:

澳洲提供12年的中小学公立免费教育服务,意味着孩子如果选择上公立学校,只需要支付书本费及校服的费用,而不需要支付学费,同时澳洲的公立学校的教育水平是非常高的。

高等教育无息贷款:

升入大学后,澳洲本地生的学费不仅低于国际生,而且还可以申请大学学费的政府贷款,在未来毕业工作后,工资达到一定水平后,才开始逐步偿还该贷款,且不产生任何利息。

公共交通补贴:

学生阶段对于乘坐公共交通有特别补助,能节约大部分的公共交通成本。

总体来说澳洲的福利制度还是非常完善的,而对于养孩子所需的高昂的费用,政府也是给予了很大的扶持和帮助,可谓下重本扶持了。

不过大家必须注意的是,从2019年至2023年,澳大利亚的移民配额人数已经直接从每年19万个下降至每年16万个。这就意味着在这四年里,将会有12万申请人痛失移民资格,同时也意味着抢占名额也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