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1991年独立,作为历史悠久的南斯拉夫共和国,它融合了拉丁、日耳曼、巴尔干、匈牙利文化,从而创造了本国的独特性。从朱利安阿尔卑斯山脚下直到亚得里亚海滨(Adriatique),从安静的清晨到骚动的夜晚,请跟随新旅行一起领略斯洛文尼亚的风光。
喜欢奥地利?想要木屋、岩羚羊、栗子树和苹果馅饼?那么来斯洛文尼亚吧。
喜欢意大利?喜欢它的阳光、美食、欢快的气氛和缓慢的生活节奏?那么来斯洛文尼亚吧。
喜欢巴尔干半岛?喜欢它的粗狂、复杂和广袤,羡慕岛上居民的长腿?那么来斯洛文尼亚吧。
“没有历史”的斯洛文尼亚人
塞尔维亚电影导演艾米尔·库斯图里察(EmirKusturica)曾经给塞尔维亚的悲剧做过恰当的诠释:“对于西方而言,我们是东方;对东方而言,我们又是西方。”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位于欧洲的另一个十字路口,不过复杂的地形反而成为了该国的旅游资源。同邻国克罗地亚情况相似,斯洛文尼亚之前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它先后被哈斯堡帝国、斯拉夫王国和二十世纪的共产主义国家统治过,但是当地的风俗传统却又同时具有日耳曼、拉丁、斯拉夫等民族的特征,“没有历史”(此处引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话)的斯洛文尼亚人明年将迎来25周年独立庆典。斯洛文尼亚的独立,仅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轻微的冲突,仅造成了约60人的伤亡(奇怪的是,其中包括几位来自保加利亚的卡车司机)。
斯洛文尼亚不愿醒来的中欧之梦
跳动的卢布尔雅那:三桥、布莱斯兰广场、天神报喜教堂,以及1895年大地震后建造的新艺术风格的建筑。
对于支持原斯拉夫联盟国家的居民而言,“我们为什么是斯洛文尼亚人”这个问题所激发的好奇心远远超出由此引发的气愤:在这样一个面积狭小的国家内,不同的民族如何被团结在一面旗帜下?生活在的里雅斯特海湾(Trieste)附近的渔民,其住宅一派威尼斯风格;德拉瓦河(Drave)岸上的葡萄园主和马里博尔(Maribor)地区的伐木工、船夫一样相信美人鱼的存在,这一点和日耳曼人很像;位于新戈里察市(NovaGorica)内的科斯塔涅维察(Kostanjevica)修道院,属于圣方济各教会,查理十世(CharlesX)两个世纪以来一直长眠于此;覆满白雪的山顶上,几座住宅高高耸立,据传,它们是韦斯·安德森(WesAnderson)镜头下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原型。普雷克穆列地区(Prekmurje)的农民,用茅草做屋顶,屋顶上又常常有鹳筑巢,难懂的方言和以烩牛肉为主的菜肴,无一不显示这里的居民源自于匈牙利;克拉尼斯卡(Carniole)城堡建于文艺复兴时期,城堡卫兵的神态和眼神,让人想起玛丽娅·特蕾西亚王后(Marie-Theres)统治时期的雕刻画和油画中的人物。
斯洛文尼亚不愿醒来的中欧之梦
卢布尔雅那城堡是15世纪哈布斯家族统治时期建造的,为了防止奥斯曼帝国侵略莱巴赫公国而建。
答案就在皮兰市(Piran)的坦尼(Tartini)广场上。皮兰市紧靠亚得里亚海(Adriatique),坦尼广场上有一座哥特式建筑,其正面装饰有一座狮子像,足间有一面燕尾旗,旗上刻有“LASSAPURDIR”(译为“请直言”)。这句格言一直被遵守,直到2015年,应该已经没有人会质疑斯洛文尼亚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存在了,尽管除了滑稽演员卡斯巴尔·普斯特(GaspardProust,生于新梅斯托市),几位滑雪运动员、手球员、篮球手,以及贝尔汤·博卡拉(BertrandBurgalat)的怀旧乐队外,法国人在这个话题上的认识几乎为零。法国的政治家们有时会将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混为一谈,更有甚者,仅有少数政治家知道斯拉沃尼亚的存在,尽管这一地区离法国很近,可他们的脑袋被三个名字搞得更加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