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这样的问题:你在海外生活,是不是真的觉得能融入那里的社会呢?问这话的,大多数是有意移民甚至已经进入办理程序的人,也有众多送子女出国留学的父母。人是社会动物,社会环境决定了人的生存境遇。所以,为将要在其中生活的那个陌生的环境而操心、疑虑都是可以理解的。

就我所了解的而言,很多人似乎把“融入”作为一个既定的适合所有对象的标准,而这个标准究竟又是什么,似乎也从未有一个被公认的说法。于是,和很多内涵并不清楚的常用名词一样,“融入”与否,就这么含含糊糊地问了,就这么含含糊糊地想了,就这么含含糊糊地担心了。

在我看来,如果在日常生活而非学术研究和社会调查的意义上谈论个人的生存境遇,尤其对于那些自己已经移民和将要或考虑移民的人,探寻和操心是否“融入”不但难有答案,而且心理上是自寻烦恼,行动上是作茧自缚——我就有朋友这么说:待在国内不开心不放心,我是很想移民的,但就是担心不能融入那里的社会……

问题的关键:什么叫“融入”?

如果说做一个遵当地纪守当地法的移民,大概不能算“融入”,否则太容易。那么念完一个学位找到一份工作或者自己开业(例如餐馆和其他大小生意,不用学位)算不算呢?如果算的话,那太多的人已经“融入”了。如果是投资移民,你根本就不用操心生计,那么和当地社会的主要联系也就不那么重要了。融入也罢,不融入也罢。如果是依亲移民,那么你本来就是去“依亲”的,无关当地的“融入”。如果此后你自己找到事做,那就更好。可以归入上面的那些范畴。

老实说,一个移民如果进入所在国的归化程序,又在上述任何一个类别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么他/她的生活水平在移民的国度应该说就属于中等偏上了,对比很多本地人应该感到满足。

所以我赞成用“安身立命”作为衡量移民生活的普遍标准。不信的话你可以去问身边的移民们你是不是在那里安身立命了,他们的态度和答案肯定比回答你是不是在那里融入了要清楚和容易。

就拿在美国的生活来说,所谓“融入”可以指以下这些日常生活的场景:除了看CNN、MSNBC、FOX等等频道,你看地方台吗?除了NYT、WSJ和LATimes这些大报,每天或每周甩在你家门口的地方报纸你会像对待北京晚报或者新民晚报那样看吗?你和邻居寒暄会超过五分钟吗?你去诊所医院法院等等地方,又能正确地流畅地表达多少?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你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几分钟话吗?

这样的问题可以无限制地开列下去。它们主要涉及的首先是语言能力。就第一代移民来说,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今天在异国他乡,尤其是那些言论和信息自由、尊重多元文化的国度,互联网的发达已经大大地降低了学好本地语言才能生存的要求。所以,互联网的出现实际上是在语言沟通的意义上增加了“融入”的难度,或者说是减低了“融入”的必要性。除了互联网,各地如韭菜那样一茬茬的中文报刊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所谓“融入”真的很重要?

首先,“融入”这个概念是把个人在一个文化和族群多元化的社会中的处境混同于在一个文化和族群相对单一的社会中的处境。一个文化和族群多元化的社会除了要求你遵纪守法,也会希望你多接触和了解本地的其他文化,但不会也不可能用是否“融入”来要求和判断你。因为本来就不存在或者很难有“融入”的标准。如果有了,那就不是多元化而是一元化的国家了。

其次,对于奉行多元化的移民国来说,你的到来和安身立命,本身就意味着对这个国家做出了很多本土公民做不到的贡献。例如你开了一个小餐馆,满足了周遭很多人的生活需求。尽管你可能笨嘴拙舌,除了餐馆用语和日常寒暄,和顾客们说不了多少话,但扪心自问,你又交税又提供服务,难道比很多无所事事却操着一口流利的本地语言的人对这个社会的贡献小吗?

最后,所谓“融入”是从一个被动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环境的关系,总是认为人被环境改变,所以你要“融入”。但实际上人与环境是互动关系,彼此相互改变。对你来说是一个融入问题,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个适应和接受问题。例如你的工作单位原来没有华人,现在有了,很多同事就要逐渐适应你的存在和你的“那一套”,时间一长你工作单位的职场文化就会包含你的特色。

移民对于所在国的这种主动的改变正是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得以形成的动力。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消除作为移民的担忧非常重要。

写到这里,想起几天前在学校停车场,一个黑人大叔一面走向他自己的车子一面向我大声打招呼——“HappyNewYear!”我楞了一下,因为元旦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然后我突然想起他是在向我贺东亚文化的新年,赶紧对他说“HappyNewYeartoyou,too”。他察觉出了我为什么会有片刻的迟疑,也看出了我的恍然大悟,于是挥挥手哈哈大笑着进了车子。

所以,你适应环境,环境也因你而改变。作为移民,融入不融入,心理上真是不要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