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考虑为组屋区制定新移民配额,以确保来自各地的新移民各聚居一处,同土生土长的国民不相往来的情况不会出现。内阁资政李光耀指出,一些来自中国、印度或马来西亚的新移民在成为永久居民后,可在转售市场购买组屋时,选择购买同个国家新移民聚居的同座组屋的情况已开始出现。这是政府所不希望见到的现象。
李光耀表示,“我们有记录新移民的人数和住址,以确保他们散居各处。这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一个可贵做法。”李资政在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为庆祝成立50周年而举办的国际住屋大会上,谈到政府是如何透过对组屋区居民定下种族比例的政策来确保各族国民的融合。在回答政府是否可以用同样的政策来融入新移民的问题时,他直接答说政府可以这么做。建屋发展局发言人在其后证实,建屋局正在考虑针对永久居民推行类似规定组屋区居民种族比例的制度,以协助来自各地的永久居民融入本地社会。这名发言人也指出,目前当永久居民购买转售组屋时,也必须和购买新组屋或转售组屋的新公民及土生土长的公民一样,遵守当局所规定的种族比例。
律政部长兼内政部第二部长尚穆根本月中访问丰加集选区中的油池区时,也有居民向他提出建屋局应把规定种族比例的制度应用在规定永久居民的比例方面,以免整座组屋的居民全是永久居民的情况出现。
殖民地时代,人们都喜欢跟同族的人聚居在同一个地区,例如华人住在牛车水、印度人住在小印度、马来人住在芽笼士乃。独立后政府为了促进各族国民之间的交流,决定以抽签方式分配新组屋,以确保每一座组屋的各族居民都有均衡的比例。当组屋转售市场开始活跃之后,政府为保持这个比例,在1989年决定实行种族限额制,规定每个组屋邻里和每座组屋的各族居民比例。这项措施有效地避免出现单一族群聚居一处的现象,并且鼓励各族居民互相交往。李资政回忆起政府当初规定组屋区的种族比例时,指出这项政策当年并不受欢迎,因为人们都很自然地喜欢跟本族人住在一起,“如果你是华人,你会希望你的邻居是华人,那么你就可以随时走过去向他们借你所需要的烹饪调味料或餐具,而从邻居的厨房里飘出来的也是你所熟悉的香味。”
然而,政府却认定保持种族比例的政策势在必行。因为只有当各族国人都住在一起时,他们的孩子才会念同一所学校,并在同一个游乐场玩耍,而大人也会到同个购物中心去购物,各族人民才有交流的平台。
由于本地人口老龄化及生育率下降,新加坡过去几年大量引入外来移民,以满足经济快速增长所需的人力和财力。而外国人申请成为永久居民,并享有购买转售组屋的权利,也比从前更容易了。然而,当越来越多新移民迁入多数本土公民所居住的组屋区时,如何确保双方和谐共处,也成了新加坡政府所关注的问题。